上赛季,纽约尼克斯成功打入东部决赛,完成了重建同时激发了球队对总冠军的渴望。为推动球队进步,尼克斯管理层任命迈克-布朗为主教练。在季前赛中,尼克斯每百回合的传球次数达到66次,联盟第一,进攻发起速度只有5.4秒。这两项数据较上赛季大幅提升。

尼克斯聘请布朗主要是期望他改进球队进攻端表现,在防守端稳固的基础上释放更多进攻潜力。布朗成功提高了球队的进攻速度,甚至半场进攻也变得更快,这契合了布朗擅长的战术风格。通过强调队员间的传切配合,布朗希望通过传球实现快速高效进攻,这正是尼克斯正在努力改变的领域。

曾在勇士担任助理教练的布朗将小球战术运用到尼克斯队中,尤其在国王执教期间取得了成功。国王球员福克斯和小萨博尼斯在布朗体系下展现出速度优势和串联能力,带领球队时隔17年重返季后赛,因此布朗被誉为“萨克拉门托救星”。
然而,布朗在进攻体系理解和调配方面不如科尔从容,甚至相比锡伯杜显得犹豫不定。虽然增加了传球次数,但传球速度过快导致出手时机仓促,影响命中率。国王重返季后赛后迅速现实问题,再次陷入季后赛边缘。

尼克斯高效轮转让布朗强调的传球次数有保证,但对于第一得分手布伦森而言,新战术体系还算生疏。布伦森更适应持球寻找进攻机会,而在布朗的战术下,他需要更多与麦克布莱德合作,这拖累了他的反应速度。
在国王时期,小萨博尼斯负责高位传切配合,而在尼克斯,这一责任落在唐斯身上。虽然唐斯具备传球能力,但过多传球削弱了他的进攻威胁,尤其在体能消耗过多情况下容易被对手针对,导致犯规增加。唐斯下场后,尼克斯内线遭受对手压力,战术轮转受阻。

布朗的改变明显,让尼克斯有望成为全面球队,但在大量战术尝试下,布朗需要为尼克斯设定更稳定的战术调整。尽管进攻速度提升,这种调整如同双刃剑,有可能影响尼克斯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