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1年那桩差点成真的重磅交易吗?当时掘金和湖人几乎敲定,用卡梅隆·安东尼和内内交换湖人的拉马尔·奥多姆和安德鲁·拜纳姆。这笔交易如果达成,湖人将组建起科比·布莱恩特、安东尼和保罗·加索尔的超级三巨头,朝着三连冠的目标迈进。
但掘金管理层最后时刻否决了方案,他们不想把安东尼送到同在西部的竞争对手那里。
这个未遂的交易让人不禁联想:如果加索尔那时真的换了队友,他的职业生涯评价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人们又会如何重新审视他和同时代另一位伟大内线,克里斯·波什之间的比较?这种关公战秦琼的话题,球迷们总是乐此不疲。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加索尔和波什。先说进攻端。波什的强项很明显,他是那种能面框突破也能背筐单打的顶尖得分手,移动灵活,中远投能力在大个子里堪称一流。在热火时期,他成功转型为空间型五号位,开发出可靠的三分球,为詹姆斯和韦德的突破腾出了巨大空间。
但波什的进攻手段相对更依赖他的投篮,背身单打多数也以跳投终结,变化稍显单一。策应能力虽然不错,但并非球队的主要进攻发起点。
加索尔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他的技术全面得像个万花筒。低位进攻时,左右手的勾手、优美的脚步和转身跳投都运用自如。在高位,他还有一手稳定的中距离投篮,也别提他那历史级别的大个子策应能力了,简直是三角进攻的完美中枢。
2010年总决赛对阵凯尔特人,加索尔面对的是凯文·加内特这样的防守悍将,但他硬是场均砍下19.6分11.1篮板,命中率还高得吓人。
转到防守端,两人的差异就更明显了。波什的优势在于他的机动性,换防外线球员的能力在大个子中是一流的,2013年总决赛换防雷·阿伦成功算是个经典画面。但他的护框能力相对一般,生涯场均封盖1.1次,遇到邓肯、加内特这种传统力量型内线时,往往会比较吃力。
加索尔则是那种能撑起一个防守体系的内线。他身高臂长,护框能力出众,生涯场均能送出1.6次封盖。篮板保护也是他的强项,尤其是前场篮板,2010年总决赛他场均能抢下4.1个前场板,直接转化成了二次得分机会。2010年总决赛,他甚至还曾单场送出4次抢断,打乱了凯尔特人的整体进攻节奏。
说到篮板,加索尔在这方面似乎也更占优势。
加索尔则是前后场篮板一把抓,身高臂展的优势让他在卡位时也更占便宜。
再看看职业生涯的成就和荣誉。波什在多伦多猛龙时期是绝对的“龙王”,场均数据亮眼,多次入选全明星,这一点是加索尔在灰熊时期未曾达到的。转会热火后,他作为“三巨头”之一,拿到了两个总冠军(2012年、2013年)。
但在这两个冠军中,波什更多是扮演了为巨星体系牺牲数据的角色,他的转型值得尊敬,但其作用更多是拉开空间,而非主导进攻。他的个人荣誉主要包括1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二阵。
加索尔在孟菲斯灰熊期间也是球队核心,并成功将这支队伍带入了季后赛。转会湖人后,他成为科比的得力助手,作为核心内线拿到了两个总冠军(2009年、2010年)。他个人4次入选NBA最佳阵容(2次二阵,2次三阵)。
国际赛场的表现则是加索尔绝对的优势领域。他是西班牙队的绝对核心和传奇人物,率领球队获得了2006年世锦赛金牌(并荣膺MVP),以及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银牌。这份辉煌的国际赛场履历,是波什无法企及的。
波什的职业生涯因血栓问题而提前结束,这无疑令人惋惜,这也使得他的成就未能进一步扩展。
所以,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两位名人堂级别的内线时,波什很强,他是现代空间型四号位的先驱,为后来的投篮型内线铺了路,在猛龙时期的数据和全明星次数也确实耀眼。但加索尔在技术全面性、防守影响力、作为球队战术核心的作用以及国际成就方面,似乎更胜一筹。
波什在热火时期是顶级的拼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加索尔在湖人时期,则是名副其实的冠军核心和二当家。
当然,这种比较永远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人心中都可能有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