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球:杨瀚森保送中国海洋大学,获得16号球衣,以此回报青岛培养

2025-08-26 01:55:00

来源:看个球

19岁的NBA新秀杨瀚森,近日在青岛亮相,正式领取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这位刚被波特兰开拓者选中的天才中锋,与这所985高校的关系,远不止一纸录取书的表面意义,更深刻体现了中国体教融合的探索之路。

因其优秀的运动员身份,杨瀚森获得了中国海洋大学的保送资格,成为该校2025届的新生。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政策,表现突出的运动员可以免于高考,直接进军高校深造。例如,曾经的巨星姚明(上海交大)、胡金秋(上海交大)和柯洁(北京大学)都通过这一途径成功入学。

虽然中国海洋大学以海洋学科而闻名,但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985高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借助青岛篮球城的地理优势,长期以来与山东男篮及青岛CBA俱乐部保持着密切的人才合作。杨瀚森选择这所大学,不仅因为地理位置优越(青岛距离他的家乡淄博仅200公里),还因为该校在培养顶尖运动员上采取了灵活的机制。

从多个角度来看,中国海洋大学与杨瀚森之间的合作皆有所获:

- 品牌价值:作为在读NBA球员校友,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国际知名度,而985的学位也为他未来的执教或从政之路铺平了道路。

- 人才培养:增强了体教融合示范校的形象,吸引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同时也利用高校资源来弥补文化教育的不足。

- 社会关注:各大平台对此事件的阅读量超越3亿,校名曝光度创下历史新高,公众的关注重点逐渐从单纯的运动员转向学生运动员的多重身份。

不过,关于他获得录取的质疑声也不容忽视。一些网友认为这一录取不过是形式主义,担心杨瀚森无法真正融入课程学习。虽然校方尚未公开具体的培养方案,但根据类似案例,我们可以推测可能的安排:

- 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退役后保留学籍返校(如姚明的七年毕业历程)。

- 线上课程:在NBA赛季期间利用网课修学分。

- 实践抵学分:将职业联赛的经历折算为部分课程成绩。

此外,球迷们也对杨瀚森是否会被征召参加大运会或CUBA赛事表示担忧,特别是中国大学生体协的规定要求在校运动员需代表学校参加国际赛事。过去的刘玉栋和王治郅就曾以学生身份参赛。若海大征调杨瀚森,可能会影响他的NBA训练安排。

关于公平性的问题也出现反对者的声音,认为十年的寒窗不如一纸合同(@鲁能秦琼)。然而,支持者则反驳称:杨瀚森在篮球领域的成就与学术界的少年院士相当,稀缺人才理应获得合法的上升通道(@名宿杨瀚森)。

在清北竞争不再有效的背景下,以往中国顶尖运动员多集中在清华和北大(如王宇、曾诚)就读,而杨瀚森选择了非体育强校的海大,显示出高校竞争策略的转变——地域便利性优于学校排名。

最后,国际之间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不同于美国大学生球员的先学业后职业,中国运动员普遍采取先职业后补学历的模式,这凸显了两国在体育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杨瀚森与海大的合作能否超越名人效应,将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

1. 课程定制:是否能为他设计适合职业发展的课程,如体育管理和运动康复等。

2. 校友反哺:退役后是否能像姚明那样,积极推动高校篮球的发展。

3. 符号价值:如果他的NBA生涯取得成功,海大或许会成为中国球员体教融合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