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球:湖人续约困境加剧,里夫斯拒绝1490万,期望3000万年薪

2025-08-15 17:45:00

来源:看个球

在新年刚过的东京街头,里夫斯出现在一场球迷见面会上,身穿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笑容迎接着热情的粉丝。

与他面对面握手的球迷或许并不知道,这位不久前还只是NBA落选秀的小伙,如今却是洛杉矶湖人的第三号球星,而他正暗中酝酿着一场关于合同的大事件——一份目标年薪3000万美元的长约。

2021年,里夫斯进入NBA时并没有被任何球队在选秀大会上喊出名字。

他靠着夏季联赛的机会和训练营合同,一步步挤进了湖人的轮换阵容。

在刚刚过去的2024-25赛季,他场均砍下20.2分、4.5个篮板和5.8次助攻,投篮命中率46.0%。

这些数据让他在常规赛中稳坐球队主力的位子,也成为詹姆斯和新加盟的东契奇身边的重要支点。

然而,在季后赛的舞台上,里夫斯的表现并不如人意。

去年对阵森林狼的系列赛中,他在攻防两端都吃尽了苦头,防守端被持续针对,进攻端也没能稳定输出,成为湖人提前出局的原因之一。

这种反差,让外界对他索要3000万年薪的信心产生疑问。

根据NBC体育记者Kurt Helin的报道,27岁的里夫斯在合同中拥有2026年的球员选项,金额为1490万美元。

消息称,他很可能会拒绝执行这一选项,并寻求一份起薪在3000万美元左右的长期合同,参考的标杆是热火后卫泰勒·希罗的四年1.2亿美元合同。

这种薪资档位,意味着他想要从高质量先发控卫的行列,进入到球队核心甚至二当家级别的薪酬区间。

在当今NBA,不是所有场均20分的球员,都能拿到3000万年薪。

联盟中有不少例子,包括一些得分能力同样出众的球员,因为防守端存在短板,或在季后赛表现不够亮眼,而没有被球队给予顶薪或接近顶薪的合同。

管理层在投资核心球员时,对球员的攻防稳定性和关键时刻的发挥能力往往有着极高要求。

湖人的现有阵容变化,也让里夫斯的处境微妙。

2025年休赛期,湖人引进了德安德烈·艾顿以及马库斯·斯马特,两位球员的加盟在攻防两端都能带来不少帮助。

尤其是斯马特的防守能力,能够覆盖后场防守的短板,也让球队在后卫线上的需求变得更加立体。

这种补强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里夫斯的不可替代性。

从球队内部的反馈来看,湖人认可里夫斯的进攻创造力和与队友的化学反应。

东契奇与他在场上的配合,也能提供双持球点的进攻布局。

但问题在于,高薪合同的签订不仅是对常规赛数据的认可,还需要季后赛中的硬仗表现作背书。

如果一名核心球员在面对高强度防守时频频失误,或者无法在关键时刻找到得分办法,那巨额投资很可能成为沉重的薪资包袱。

从市场角度分析,联盟中确实存在愿意为27岁的外线核心开出大合同的球队,尤其是那些缺乏进攻终结点的队伍。

然而,任何球队在考虑这样一份合同前,都会提前分析球员的健康状况、战术适配性以及心理素质。

对于里夫斯这种既有亮眼数据又存在显著短板的球员,谈判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在湖人,詹姆斯的未来同样关系到里夫斯的定位。

一旦詹姆斯离开,里夫斯有望在战术体系中获得更多球权和出手机会,理论上能提升自己的数据表现。

但数据的提升并不必然意味着价值的增加,尤其是在过去的系列赛经验中,他的进攻稳定性一直被外界质疑。

湖人的工资结构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艾顿的合同加入,以及东契奇的高薪占据薪资空间,湖人在奢侈税触顶的边缘进行操作。

要为里夫斯腾出3000万以上的薪资,不仅需要放弃其他即战力,还可能牺牲阵容的深度和平衡度。

在这种情况下,高层是否愿意为他开出大合同,将取决于管理层对于球队核心构建的优先级判断。

有分析指出,一些防守型后卫或投射稳定的锋线球员,年薪往往也能达到2000-2500万,而他们在季后赛的生存能力,可能比风格单一的进攻球员更有保障。

对湖人来说,如果花3000万保留里夫斯,意味着他们将在攻防平衡上作出取舍,这种取舍本身就够引发无数争论。

在球迷社群中,支持里夫斯的人认为,他是球队文化和士气的象征,从落选秀到核心轮换,再到如今的第三号得分手,他的成长励志且扎实,能够在场上提供足够的活力。

质疑者则指出,一个未在季后赛证明自己稳定性的球员,不值得拿走球队薪资空间的大块份额。

与泰勒·希罗相比,两人的处境有相似之处:都是白人后卫,投射能力不俗,场均得分在联盟后卫中处于中上水平,同时在防守端存在被针对的问题。

希罗的合同在签订后长期承受外界质疑,也让里夫斯的潜在大合同充满争议色彩。

谈判桌上的筹码,并不仅仅是他目前的场均20分,更包括他在阵容体系中的角色匹配度,以及是否有球队会逼迫湖人匹配高报价。

如果有多支球队愿意抬高价码,那么湖人在留人和追逐其他自由球员之间,将面临直接二选一的挑战。

里夫斯在亚洲的行程中,对外并未多谈自己的合同计划,他更多是在与粉丝互动和进行商业宣传。

但在联盟内部,关于他下一份合同的讨论已经悄然升温。

而他在2025-26赛季开始时的表现,将成为这一切商业与竞技交织问题的核心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