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CBA季后赛的激烈对决中,北京首钢虽然以106-99客场战胜山西,但比赛焦点却被曾凡博的意外受伤彻底转移。
这位年轻球员在一次突破上篮时,与山西队刘传兴发生身体接触后重重摔倒在地,后脑勺直接撞击地板。
现场画面显示,曾凡博倒地后当即失去意识,而随后的处理过程更暴露出联赛职业化进程中的硬伤。
根据CBA跟队记者贾磊的现场描述,当首钢队医冲向场内时,山西主场竟未配备急救医生。
视频中首钢工作人员情绪激动地追问“大夫呢”的画面,让屏幕前的观众隔着镜头都能感受到那份焦灼。
由于缺乏专业医疗支持,球队不得不自行将昏迷的球员送往医院。
《天天体育》后续报道称,曾凡博返回替补席时出现短暂失忆症状,临床经验表明这极可能符合脑震荡指征,具体伤情仍需进一步检查,但第三场比赛基本确定无法登场。
这场意外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持续发酵。首钢俱乐部已正式向CBA联盟提出申诉,舆论普遍认为刘传兴的防守动作存在重大争议。
从技术层面分析,这位山西球员本场已有两次危险动作:先是故意伸腿绊倒陈盈骏引发冲突,随后又在曾凡博起跳时做出非常规的侧身动作。
希腊籍主裁判对两次犯规均以普通犯规处理的决定,现在看起来就像埋下隐患的伏笔。资深篮球评论员苏群在社交媒体直言:“当裁判的哨子失去威慑力,球场就会变成冒险家的乐园。”
翟晓川深夜发布的祈祷微博获得数万球迷声援,评论区挤满“平安”字样的暖心留言。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刘传兴已关闭社交平台评论功能,这位曾被看作潜力新星的球员,此刻正面临职业生涯的信任危机。
CBA联盟的快速反应将成为焦点,特别是在上赛季完善了《赛事医疗保障标准》的背景下,山西赛区的基础医疗缺位显得尤为刺眼。
看着担架上那个始终没睁开眼睛的年轻面孔,多少老球迷想起十年前王仕鹏那句痛心的质问:“我们联赛到底把球员当什么?”从当年易建联跟腱断裂时场边没有超声设备,到如今季后赛赛场缺少急救医生,某些环节的进步速度显然跟不上球迷的期待。
有网友翻出NBA的硬性规定——每场比赛必须配备两名骨科医生和一辆待命救护车,这种对比让人心里更不是滋味。
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在于,胜负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当曾凡博的CT报告还悬而未决时,或许我们该想想:那些穿着各队球衣的年轻人,首先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CBA公司CEO徐济成此前多次强调“球员健康是联赛根基”,现在正是把口号落成制度的最佳时机。
至于那个引发众怒的争议判罚?就像某位退役裁判私下说的:“有些学费,我们交得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