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上,格拉尼特·扎卡用一脚折射球为桑德兰扳平了比分,拿到了宝贵的一分。 这位33岁的老将,在光明球场面对埃弗顿的比赛里,收获了自己重返英超后的首个进球。 周末,他将在这里迎战一个特殊对手:阿森纳。一个他效力了整整七年,出场将近三百次的球队。
赛后聊起这场即将到来的对决,扎卡的话不多,但很有分量:“让我们看看那天谁是更好的球队。” 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总觉得比其他球员多了点别的味道。这不算挑衅,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在德国拿了冠军、回到英超依然能成为球队大腿的自信。 坦白说,两年前他去勒沃库森的时候,没几个人觉得他还会回来。他自己也承认,压根没想过还能再踢英超。 但足球这东西,谁说得准呢。
我跑体育新闻十五年了,这种球员面对旧主的戏码看过太多。剧本通常无非两种:要么“弑旧主”泄愤,要么“温情脉脉”打感情牌。扎卡这情况,复杂得多。他说在阿森纳的七年“非常美妙”,现在还和很多前队友、教练组有联系。 美妙?可能吧。我记得他在酋长球场的岁月可不算一帆风顺,和球迷的紧张关系一度闹得满城风雨。 现在看来,时间,或许还有在哈维·阿隆索手下踢球的经历,确实能抚平一些东西。
他在勒沃库森那两年,跟着阿隆索这个同样踢六号位出身的教练,学到的东西恐怕不少。 扎卡自己都开玩笑说,阿隆索给了他很多建议。 这话听着谦虚,但看看他现在的表现,就知道绝非客套。周一那场比赛,《桑德兰回声报》给他打了8分,全场最佳。 有意思的评价是:“花了一点时间才进入比赛状态,但一旦进入,就主宰了比赛。” [8.13] 这描述很扎卡。他从来就不是那种开场就无所不能的球员,但他总能找到自己的节奏,然后用传球和视野控制中场。
那场比赛简直就是他职业生涯的缩影,有精彩的传球,有扳平比分的进球,还有一个本该转化为助攻的绝妙传中,只可惜穆杰莱没顶进。 当然,也有“一次侥幸逃脱的致命失误”。 这就是扎卡,优点和缺点同样鲜明。你不能指望他完美无瑕,可一旦让他踢顺了,就像杰米·卡拉格说的那样,他在场上“几乎比所有人都高出一筹”。 对于即将做客光明球场的阿森纳来说,这绝对是个警告。

我有点好奇,阿森纳现在会怎么看扎卡。当初放他走,看上去是球队更新换代的一步。但现在,这位33岁的老将,却在另一支英超球队扮演着领袖角色,带领着桑德兰这支“高飞的黑猫”,在积分榜上名列前茅。 他自己也说,回到这里很高兴,也清楚俱乐部的规划,希望能用经验和实力帮助年轻球员。 听上去,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既是场上的指挥官,也是更衣室的导师。
足球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一个被认为在顶级联赛生涯已经走到尽头的球员,兜兜转转一圈,换了个环境,反而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个春天。 他在德国的成功不是偶然,如今在桑德兰的表现也不是昙花一现。本赛季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贡献了3次助攻和1个进球。
周六的比赛,注定会充满情绪。 扎卡自己也说了,这对他个人而言是“情绪化的一场比赛”。 我倒不觉得他会过分沉溺于所谓的“回家”情绪里,他更像是在告诉所有人,尤其是老东家:我,格拉尼特·扎卡,回来了,而且比以前更好。至于结果如何,就像他说的,场上见真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