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这个圈子里,名宿的褒奖有时候像是一份沉甸甸的遗产,也可能是一副甜蜜的枷锁。前两天,迪迪埃·德罗巴的一番话,就把这份“遗产”交到了尼古拉斯·杰克逊手上。
德罗巴在接受Sporty TV采访时,提到了这位被切尔西租借在外的塞内加尔后辈,说杰克逊让他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这话一出,不少蓝军球迷估计都愣了一下。毕竟,杰克逊上赛季在斯坦福桥的表现,怎么说呢?一言难尽。 他跑动积极,冲击力不差,但门前挥霍机会的场景,至今还让不少人耿耿于怀。
德罗巴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有趣:“我看到了很多相似之处,他在切尔西的首秀,也穿着15号球衣,跟我一样。” 这种来自传奇的“认亲”,带着一种宿命般的巧合。德罗巴承认杰克逊在切尔西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期,但对他现在的处境感到高兴。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一些报道提到杰克逊如今在“拜仁慕尼黑”表现更好了,甚至在“欧冠”中进了球。 看到这里,我差点以为自己错过了什么重磅转会。事实是,杰克逊这个赛季被租借到了法甲的斯特拉斯堡,跟拜仁和欧冠都没什么关系。这种信息偏差,也侧面反映出杰克逊在离开英超视野后,关注度确实是断崖式下滑。一个球员的轨迹,就在这些真假难辨的新闻标题里,变得模糊起来。
说实话,德罗巴的力挺,与其说是对他现有能力的肯定,不如说是一种基于经验的预判。他看到的,或许是杰克逊身上那种未经雕琢的原始感,那种在顶级联赛挣扎求存的影子。这很容易让人回想起德罗巴自己登陆英超的第一个赛季。2004年的德罗巴,顶着2400万英镑的身价来到伦敦,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 他并非一来就化身“魔兽”,整个赛季各项赛事进了16个球。 这个数据,对于一个冠军球队的主力中锋来说,只能算中规中矩,远没到后来那种一人扛着球队走的高度。他自己也承认,第一个赛季过得很艰难,甚至一度想过离开。
翻开杰克逊上赛季的数据手册,英超35场进14球,各项赛事加起来是17个。 我没细算过具体的效率,但这个进球数,竟然和德罗巴处子赛季的产量惊人地相似。这或许才是德罗巴那句“我看到了相似之处”背后,更深层的逻辑。他看到的不是一个成品,而是一个在相似起点上挣扎、需要时间和信任的年轻人。
在切尔西这样的俱乐部当箭头人物,压力从来都不是闹着玩的。球迷的期待、媒体的聚光灯,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心理素质稍差的球员。杰克逊的那些离谱失误,在反复的慢动作回放下,被无限放大,逐渐盖过了他作为支点的战术作用和不惜力的奔跑。他自己也清楚这种比较带来的压力,之前就表示过自己还没达到德罗巴的水平。

现在,杰克逊在斯特拉斯堡获得了在切尔西得不到的稳定出场时间。法甲的节奏和对抗强度,对他来说或许是一个理想的“缓冲带”。没有了英超那种令人窒息的防守压迫,他可以更从容地去处理球,去重新建立射门的信心。
德罗巴的这番话,无疑给杰克逊的这趟法国之旅,增添了一层特殊的意义。这不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练级,更像是一场带有“魔兽”祝福的修行。他能否像当年的德罗巴一样,经历磨砺后破茧成蝶,没人能给出答案。但至少,科特迪瓦传奇的这番话提醒了所有人,评价一个年轻前锋,或许真的需要多一点耐心。足球世界里,有些故事的开头,总是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