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冠新一轮的战火已熄,然而中国四强球队的战绩却如云泥之别。上海申花以最顽强的姿态全力以赴,最终斩获了宝贵的3分,为联赛赢得了荣耀。与之相对,其余三支球队的命运则不尽相同,或是握手言和,或是铩羽而归。其中,北京国安在亚冠二级联赛中与大埔队激战成和,而上海海港与成都蓉城则双双以0比2的比分败下阵来,分别败给了各自在亚冠精英赛中的对手。尤为令人扼腕的是,作为中超联赛的卫冕冠军,上海海港竟然在东亚区的排名中垫底,这无疑更加凸显了中超联赛在亚洲赛场上的尴尬处境。对此,有知名记者毫不留情地予以严厉批评,直指这些球队“放弃亚冠,忙于内卷”,并质疑这样的中超冠军究竟有何意义。

谈及仅有的两支输球的中超球队,它们恰好是当前中超积分榜上的前两名。记者马德兴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这两支球队在亚冠赛场上均派遣了替补阵容出战,其战略意图显而?在于为国内的中超联赛留足体力和精力。对此,马德兴的质疑之声掷地有声:“一个赛季拼尽全力争夺中超冠军,好不容易获得了亚冠精英联赛的参赛资格,终于有机会登上亚洲赛事的舞台,却选择战略性地放弃,把精力留在中国赛场厮杀,忙于所谓的‘内卷’,这样的中超冠军究竟有何价值和意义?”

对于成都蓉城队的做法,记者表示理解,认为这支球队队史上首次遭遇这样的局面,情有可原。然而,上海海港不同,他们拥有多年征战亚冠的丰富经验,更是中超联赛的两连冠得主。记者随即调转炮口,将猛烈的批评指向了上海海港,毫不留情地写道:“作为卫冕冠军的上海海港,在过去两个赛季中,已经在亚冠赛场上连续表现出‘不作为’或‘无所作为’的态度,此番更是变本加厉地继续奉行‘重国内轻国外’的策略,究竟为中国足球树立了一个怎样糟糕的榜样?”

可以说,上海海港的行为无疑是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先不提在疫情前后几次亚冠资格赛中被来自东南亚的球队淘汰出局的耻辱,即便是疫情之后的几届亚冠联赛,他们也大多是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反而把精力都放在了国内赛场的“内卷”和“窝里横”上。这样的球队,实在是让人难以尊敬。

自从广州恒大王朝落幕之后,外界一直殷切期盼着上海海港能够扛起中国足球在外战中的大旗,为中超联赛积累积分,挽回颜面。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众人的脸。上海海港不仅未能撑起中超联赛的脸面,反而率先示范起精于算计、只顾自身利益的“精致利己主义”。尤其是在面对日本J联赛的球队时,上海海港表现得不堪一击,这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有热心的网友专门制作了一张上海海港对阵J联赛球队的战绩图表(如上图所示),数据显示,上海海港面对J联赛球队已经遭遇了尴尬的八连败,几乎没有赢过一场平局,仅打入2球却被对手狂轰22球,净失球高达20个。知名记者对此深感痛心,他发问道:“这样一支弱不禁风的中超冠军,在国际赛场上究竟树立了一个怎样的负面形象?”“弱不禁风”这个词用得可谓是恰如其分,它将上海海港在亚冠赛场上的颓势刻画得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俗话说得好:不怕货比货,就怕货比货。任何事物,一旦进行比较,其真相便一目了然。在同一轮的亚冠比赛中,同样是在主场作战,上海申花却凭借着全主力出战,以2比0的比分战胜了首尔FC,这有力地证明了中超球队并非没有实力在亚冠赛场上赢得胜利,关键在于球队是否愿意付出努力,是否出工出力。对此,那位知名记者也认为,中超球队参加亚冠联赛绝非“根本无法一战”,其核心问题在于球队的态度问题。
翻开上海海港的队史,我们可以看到“内卷”的影子无处不在。即便是该队在亚冠赛场上取得最好成绩的那一年,从16强一路晋级到4强,其过程也不过是“亚冠择邻”,专门挑选国内的球队作为对手,在接连淘汰了两支中超友军后,才艰难地获得了队史最佳的亚冠战绩。而一旦遇到J联赛的浦和红钻队,便立刻显得不堪一击。由此可见,当年那个所谓的亚冠四强,其中水分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