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球:中超巨大争议!刘军帅手球送点后暴怒,媒体人不满:主裁太抽象

2025-09-20 21:45:00

来源:看个球

中超赛场再起波澜!在山东泰山与青岛海牛的第25轮对决中,一次手球判罚将裁判推上风口浪尖。上半场补时阶段,刘军帅倒地解围时克雷桑的射门击中其支撑手臂,主裁经VAR回看后判罚点球,这一决定瞬间引爆争议。

刘军帅对判罚极度不满,长时间与裁判理论却未能改变结果。这幕场景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申花与泰山比赛中类似的争议——刘洋传中球打在马纳法张开的手臂上,当值主裁麦麦提江却未作表示,足协对此也只表示将咨询国际足联而未给出明确结论。

媒体人和球迷对这次判罚的质疑声不绝于耳。陆洋从规则角度分析指出,虽然早年规则曾豁免摔倒撑地的手球,但近年已修改为以“不自然扩大”作为判罚标准,这让球员们无所适从:如果支撑手都不算自然位置,那手该放哪里?苗原则认为关键要看刘军帅的左手是否有故意挡球或捞球的动作,毕竟他距离球非常近,细微的动作差异就会改变判罚结果。这些专业分析反映了当前手球判罚的模糊地带。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博主直言这种判罚似乎带着“补偿”色彩——既然上一场没判马纳法手球,这一场就找补回来。这种“平衡艺术”恰恰伤害了比赛的公正性,正如某位博主所说:“如果是为了上一场的补偿,我们宁可不要。”裁判试图用一场比赛的找补来弥补之前的失误,反而制造了新的不公,形成恶性循环。

从成都蓉城对河南比赛中周定洋和杨一鸣的两次手球漏判,到武汉三镇与成都蓉城交锋中王毅被争议性判罚点球,再到上海申花与河南队比赛中主裁判艾堃强行改判任意球为点球,中超赛场上裁判问题已成顽疾。VAR技术本应减少争议,却反而成为新的争议源头,时而介入过度,时而形同虚设,令人捉摸不透。

这些争议判罚不仅影响单场比赛结果,更损害了联赛的公信力。球迷要的很简单——公平一致的标准。当每个手球判罚都变成个案处理,当裁判的尺度随风向摆动,比赛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公正性。或许真如网友所言,该把所有这些争议手球“打包给FIFA”,请国际足联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中超裁判们需要的是清晰统一的标准,而不是每场比赛后成为舆论的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