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中超赛场,山东泰山与深圳新鹏城的激战中,一个令人揪心的画面让全场球迷瞬间凝固,深圳新鹏城的球员廖力生在争顶头球时被对手鞋钉直接踢中面部,鲜血瞬间染红球衣。他捂着脸踉跄倒地,队医狂奔进场,裁判紧急吹停比赛,而看台上的惊呼声几乎掀翻屋顶,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由于成都蓉城人才济济,今年从山东泰山引进的廖力生一直没有踢上主力,甚至替补都很难获得,让廖力生十分郁闷,在这种情况下,深圳新鹏城在夏窗进行补强,有意廖力生,一个没有机会踢球,一个需要他这样位置的球队,他本来想在深圳新鹏城大显身手,没有想到又受到重伤,怎么办?
廖力生踢球风格一直是硬汉作风,有球必抢,这是他的风格,再加上才加入深圳新鹏城,他需要表现出自己的实力,在这支球队站稳脚跟,正是这样,他才踢得十分积极,他可以不去争抢,也不会受伤,但这不是他的性格,他受伤有多严重?
他是在下半场在争抢过程中被对方球员踢中面部,事发后经队医当场检查随即换下场,并立即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经诊断,廖力生为鼻骨粉碎性骨折、头面部多发软组织挫伤,昨天抵深后直接送往医院进行头部CT、核磁共振检查并留院观察,经神经科会诊,已经排除颅脑损伤的风险,医疗团队评估后结合其本人意愿,如今廖力生在全麻状态下顺利完成鼻骨骨折复位术,手术效果良好,已经今天晚上出院!
廖力生的受伤并非偶然,本赛季中超,类似的高强度对抗不断出现,如张琳芃的眉骨骨折、吴曦肋骨受伤、戴伟浚的膝盖受伤,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与2024年中超前20轮相比,今年的球员对抗受伤同比上涨15%,其中面部和头部受伤占比超过30%,问题出在哪里?
黄强歪谈体育认为,球员受伤原因有很多,最主要还是规则执行太宽松,国际足联明确规定,抬脚过高,鞋钉暴露等危险动作需要严惩,但是中超赛场,这种动作往往只换来黄牌,部分球队的医疗准备不足,球员受伤后需要自行前往医院进行治疗,这些都会延误治疗,还有合同中鲜有受伤保障条款,球员因伤长期缺阵时,薪资、康复期都成为纠纷焦点,我们不是机器,要在规定中保护球员,需要多方面去做。
有人说,假如廖力生不去拼抢就不会受伤,那以后球员都不去拼,这种比赛也就没有意义,球场上需要更多的铁血硬汉,但也忽视硬汉背后的代价,廖力生这次受伤,不仅将缺席至少4周的比赛,更有可能影响到他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国足球需要“血性”,但更需要“规则”和“保障”。当球员的每一次倒地都可能成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当“轻伤不下火线”成了道德绑架,这样的联赛,还能走多远?你认为中超该如何减少球员受伤?是加强裁判判罚,还是完善医疗保障?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本文是作者黄强歪谈体育原创文章,信息和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