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球:三英战吕布!中超争冠大战变国企民企之争国安靠什么以一敌三

2025-08-30 00:25:00

来源:看个球

2025赛季中超第22轮尘埃落定之时,北京国安以4-0横扫武汉三镇,凭净胜球的微妙优势跃居积分榜次席,距离领头羊上海申花仅差1分。作为晋级四强中唯一的民营资本球队,国安身上多了一个新看点——它正在尝试为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铺路。

回望过去的走向,自1994年中国职业联赛正式亮相以来,国企与民企之争就一直是体育圈的热议焦点。以2004年中超元年为例,12支参赛队中既有国企也有民企,像山东鲁能、北京国安、天津泰达、上海中远、上海申花、青岛颐中等都带着国企色彩,鲁能和国安甚至拥有央企背景。

纵观中国职业联赛的史册,国企与民企各有长短。国企的稳定现金流能为俱乐部创造更有利的生态,让球队在相对专注的环境里追求成绩。以鲁能为例,他们曾5次登顶中超(含甲A),国安在2009年也曾夺得首个顶级职业联赛冠军。当然,这种稳定也建立在绩效的基础上:当成绩不达预期时,投资方可能失去耐心并选择退出,俱乐部的生存就会陷入困境。看看如今的山东泰山、成都蓉城,昔日的富足如今也过着相对紧巴的日子。

而民企运营的俱乐部同样有过辉煌,广州恒大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8夺中超冠军,2度问鼎亚冠,成为一个几乎无法复制的传奇。然而民企的规模与持续性常常受限于外部环境的波动,若缺乏持续的政策扶持与资源支撑,最终很可能走向消亡。无论是昔日辉煌的恒大,还是在中国足坛征战多年的建业、绿城,如今都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在这场历史的对比中,北京国安的定位显得格外鲜明。2021年,随着中赫集团接手,国安摆脱了央企背书的依赖,提出以俱乐部、新球场与商业化相结合的综合发展策略,力求把俱乐部经营与自身收益深度绑定,走出一条新的自我造血路径。

坦白讲,这样的念头需要极大的勇气与魄力。如果成功,北京国安有望蜕变为像欧洲五大联赛那样,真正实现自负盈亏的职业俱乐部。因为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现实困境里,自我造血能力几乎处于零点,投资方撤离就会让俱乐部的生存陷入危机。也正因如此,我们不妨把这份胆识视作对未来的一次“孤勇者”式致敬。

当然,单靠国安一家之力显然难以成就伟大。足球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持续支持。近来,河南、贵州等省份相继明确发力足球发展,而同样身处中超的青岛西海岸之类的球队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对国安而言,训练基地、未来工体的整体运营等环节,显然都需要政府层面提供更加稳固的政策与长期的支撑。只有在这样的多方协作之下,国安在这条探索之路上才能走得更远,也能为后来者积累更有价值的经验。

相关直播
更多>
  • 哥斯U19
    08-30 03:00
    希雷迪亚诺U19

    VS

    慕尼斯帕尔利比亚U19
  • 保甲
    08-30 03:00
    索菲亚塞普泰姆夫里

    VS

    索菲亚火车头
  • 英足总杯
    08-30 03:00
    皮克灵镇

    VS

    雷德卡竞技
  • 塞尔超
    08-30 03:00
    古拉瑞奇

    VS

    OFK贝尔格莱德
  • 意丙
    08-30 03:00
    彭特德拉

    VS

    阿雷佐
  • 意丙
    08-30 03:00
    佩萨罗

    VS

    里米尼
  • 意丙
    08-30 03:00
    韦尔切利

    VS

    阿尔比诺勒菲
  • 智利乙
    08-30 03:00
    麦哲伦体育

    VS

    圣菲利浦联
  • 波黑甲
    08-30 03:00
    萨拉热窝

    VS

    普里耶多尔矿工
  • 英冠
    08-30 03:00
    莱斯特城

    VS

    伯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