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球:官宣签约落定!恭喜湖人,正式拿下2米13大中锋

2025-08-26 13:55:00

来源:看个球

官宣签约落定!恭喜湖人,正式拿下2米13大中锋

洛杉矶湖人完成补强,时间定在8月26日这天,球队官方宣布签下凯勒-凯利。这是一份训练营合同,却不只是登记在册那么简单,它把内线的缺口补齐,把轮换的悬念抛给了训练营。

夏天里,罗伯-佩林卡按下内线高度按键,两位身高2米13中锋先后到位。前有状元中锋德安德烈-艾顿加入,后有凯勒-凯利报到,湖人禁区像装了双重保险。上季困扰球队的内线人手短缺,被直接对症下药,思路清楚,动作干脆。

名字也许陌生,履历不算亮眼,但这位28岁的大个子有两点写在数据里。其一,上季分别在新奥尔良鹈鹕达拉斯独行侠出场11次,场均11.5分钟能给到3.1分、3.5篮板,投篮命中率63.6%。其二,在代表独行侠的首次首发,他打出12分11篮板1助攻1盖帽,效率在线,角色清晰。

把镜头拉回更早一点,从2020年落选那刻起,凯勒-凯利把路铺在NBA发展联盟。他先后待过马刺猛龙凯尔特人以及湖人的下属球队。上季在南湾湖人出战32场,场均26.7分钟交出11.5分、7.3篮板、1.5助攻、2.4盖帽,投篮命中率68.2%,并凭借场均盖帽联盟第一,拿到发展联盟最佳防守阵容席位。这些不是噱头,是他谋一张正式合同的筹码。

把这次签约摆在球队拼图里看,意义更直接。艾顿提供的是稳定终结、篮板体型和挡拆重锤,凯勒-凯利带来的是护筐频率与吃饼效率。两人同尺码,不同气质。组合起来,训练营就能把角色分工拎得明白:主打的吃时间,补位的盯对位,遇到密集赛程有余量,遇到对手双塔也不怵。

新赛季的湖人内线环境,有了两个变化。第一,护筐回到了可持续档位,2米13的覆盖面缩短了外线回收时间;第二,换防与包夹的节奏更敢压上,身后有人顶篮板,有人封禁区。要做到这些,前提是训练营里的执行力过关,挡拆落点到位,弱侧轮转不漏人,犯规控制别炸裂。

问题也摆在台面上。凯勒-凯利的罚球命中率只有60%,末节对手会测试他的稳定性;对抗强一点的五号位,卡位脚步得更狠;二次进攻嗅觉还需要叠加比赛量。好消息是,他在南湾湖人的体系里打过,手册不需要重学,教练组清楚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能省去很多磨合时间。

把合同形态说透,这是一张训练营合同,但通向双向合同的门就是开着的,湖人手上还留着两个双向名额。对凯勒-凯利来说,能不能留下,看三件事:对抗强度撑不撑得住,防守纪律稳不稳,短时间内的能量值够不够高。争一个轮换名额,最实际的做法是用盖帽与掩护质量占坑,用高命中率的吃饼把教练的犹豫压下去。

把视线转回名单构成,湖人把内线高度补起来后,外线压力也就轻一点。勒布朗-詹姆斯奥斯汀-里夫斯需要的,是一个能把挡拆空间撑开的终结点,是一个在弱侧协防时能一掌把球扇出底线的保障。对于持球手来说,有高度就有安全感,有落点就敢冲击。把这些细碎的节点接起来,才是一支球队在常规赛赢球的日常逻辑。

对比上季,湖人的软肋在于背靠背与客场长途时的能量下滑,内线轮换不足被放大。现在,两位2米13的中锋把时间轴拉长,主力不用每晚硬扛35分钟,犯规陷入早早也有替代方案。到训练营,教练组可以直接做压力测试:高位手递手是否熟练,短顺下接应是否果断,低位背身是否只当过度环节。答案如果过关,常规赛的阵容弹性就更大。

把数据换算成画面更好理解。对方后卫突破到禁区,迎上来的是长臂与站位,急停抛投难度增加;侧翼被错位打点,补防一到位,射手线有余力回收。要跑出这些效果,凯勒-凯利需要把脚步先压住,减少起跳后的犯规,挡拆后快速回位,保护后场篮板,做到这些,他的出场时间就不会停在垃圾时间。

一句话点题,湖人这笔签约不贵,却值。它把“有无”变成了“有得选”,把“撑不住”换成了“能轮换”。留不留队,看凯勒-凯利自己;能不能撑住强度,看训练营这几周。抓住机会,他的故事就从南湾湖人写进斯台普斯的灯下;抓不住,G联赛依旧等他继续把盖帽堆起来。

球迷最关心的落点其实很简单:新赛季的湖人能不能把篮板守住,能不能把禁区站稳。有了艾顿凯勒-凯利,这道题的底已经垫上了。接下来,看磨合,看健康,看执行,不急着下结论,把这份高度先带进秋天。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