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自由市场沉寂多日后突然爆出一笔2换1交易。
迈阿密热火将28岁锋线球员海伍德·海史密斯和一个无保护的2032年次轮签送至布鲁克林篮网,仅换回一个受严格保护的2026年次轮签。
这笔看似不对等的交易瞬间引发热议,以精明著称的热火教父帕特·莱利竟在交易中“吃了大亏”,而篮网则被球迷戏称为“空手套白狼的赢家”。
交易官宣后,热火随队记者披露了球队的窘境,交易前热火总薪资超出奢侈税线约160万美元,队中拥有14份正式合同,若新赛季再次超税,将触发更严厉的“超级奢侈税”。
送走海史密斯还剩1年562万美元的到期合同后,热火总薪资成功降至奢侈税线下400万美元,同时比第一土豪线低了近950万美元。
这一操作不仅避税成功,还创造了一个价值560万美元的交易特例,并解锁了1410万美元的全额中产特例,可用于后续引援。
对热火而言,海史密斯的伤病加速了交易进程。
一周前,他在训练中遭遇右膝半月板撕裂并接受手术,预计缺席8-10周,可能错过新赛季初段比赛。
伤病大幅降低了他的交易价值,迫使热火额外搭上一个无保护的2032年次轮签作为补偿。
这名锋线上赛季场均贡献6.5分3.4篮板1.5助攻,三分命中率达38.2%,是合格的3D轮换球员,但伤病隐患让热火选择及时止损。
篮网的获利则简单粗暴。
他们用近乎“废纸”的选秀权换来一名即战力球员和一个无保护的未来次轮签。
作为联盟薪资空间最充裕的球队,吃下562万美元到期合同毫无压力。
篮网目前手握13个首轮签和19个次轮签,此交易进一步扩充了未来资产储备。
交易还暗藏一个戏剧性插曲,一周前,新加盟热火的诺曼·鲍威尔曾支付数万美元给海史密斯,换取他让出24号球衣。
不料交易突如其来,鲍威尔的“投资”瞬间打了水漂。
阵容调整后,热火仅剩13份正式合同,需在赛季开始前补足至少第14人。
根据NBA规则,球队单次低于14人的状态不得超过14天,全年累计不超28天。
热火计划用底薪签约填补名额,潜在目标包括试训中的前黄蜂中锋凯·琼斯,以及上赛季效力球队的后卫亚历克·伯克斯。
篮网则面临另一项任务,交易后球队总薪资距离联盟“穷鬼线”还差约500万美元。
总经理肖恩·马克斯需在赛季开始前通过签约自由球员或交易填满这一缺口。
这笔交易的底层逻辑清晰呈现了两队战略的差异,热火为规避长期财务风险不惜短期割肉,而重建期的篮网则继续“囤积选秀权加吃垃圾合同”的冷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