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国足协公布第22期裁判评议报告,承认天津津门虎对阵青岛西海岸的比赛中,杨帆的头球破门被错误取消。
这是中超历史上第22份官方“认错书”,球迷的嘲讽刷屏社交媒体:“足协的道歉比外卖订单还准时”“VAR越用越瞎,裁判越错越勇”。
天津队因这次误判损失2分,青岛队则连续两轮靠误判“捡”分,上一轮,裁判漏判河南队对他们的点球,同样被足协盖章认错。
2025年4月京鲁大战,山东泰山球员吴兴涵蹬踏对手染红;11分钟后,国安球员几乎相同的动作却仅获黄牌,VAR全程沉默。
8月10日浙江队主场迎战北京国安,程进与柏杨拼抢时对脚碰撞,主裁麦麦提江经VAR提示后掏出红牌。
足球媒体人冉雄飞怒斥:“这种纯争球动作在欧洲根本不犯规! ”这张红牌直接导致浙江队从3-1领先到3-4崩盘。
云南玉昆的申诉:裁判出示红牌时,竟无法说明犯规发生的位置。 三轮申诉石沉大海,足协连错误都不愿认领。
2025赛季仅前五轮,VAR介入争议判罚161次,改判139次。 但技术没有带来公正,反而制造更多混乱。
8月7日河南队对阵青岛西海岸,第90分钟徐彬禁区内踹倒刘斌,主裁邢琦未判点球,VAR王竞拒绝介入;同一轮山东泰山的王大雷禁区外犯规,VAR却火速介入建议红牌。
选择性“失明”引发球迷炸锅:“VAR是看球队下菜碟? ”云南玉昆对阵上海海港,VAR用守门员肘部当基准划线吹掉进球;
国安对津门虎,操作员回放球员入场画面延误判罚;津门虎杨帆头球被吹,VAR耗时4分钟找“犯规”,慢镜头却显示双方仅有正常拉扯。
中超45名注册裁判中,仅36人获执法资格,国际级主裁数量不足日韩联赛三分之一。
但天津津门虎球员类似动作却被判犯规。 裁判对“危险动作”的界定如同抽盲盒,申花球员蒋圣龙踩踏门将仅得黄牌,足协认定应直红;
山东泰山王大雷类似动作染红却被认定正确。 名记马德兴一针见血:“裁判手册像用了5年前的版本!
2025年1月23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中足联)正式成立,宣称将联赛运营权从足协剥离。
但裁判管理权仍牢牢握在足协手中,理由是“保持独立性”。 俱乐部老板在私下饭局吐槽:“管办分离? 不过是把黑锅从左手甩到右手! ”
所谓公开问责沦为行为艺术:足协承诺公布裁判语音记录,至今零公开;英超每周发布VAR对话,中超连裁判评分都藏着掖着。
裁判顾春含在单场比赛连续三次重大误判,仅被“内部处罚”;王竞上赛季漏判上海海港两个点球,邢琦4月误判中乙绝杀球,2025赛季仍被选派执法关键战。
武汉三镇误判主裁:上月刚被停哨,本月再度登场。 与之对比的是英超的“末尾淘汰制”争议裁判需闭门补考规则,公开评分垫底者停哨。
2025年3月,足协高调宣布建立“误判补偿体系”,承诺将红牌、点球误判折算小分纳入排名。
五个月过去,补偿细则仍锁在抽屉里。 与之同步增长的是认错书数量,从赛季初的每月2份飙升至8月的单月4份。 社会监督员列席评议会的镜头登上央视,但球迷发现:前五轮7例俱乐部申诉,仅1例被明确认定错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