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超第20轮的比赛中,天津津门虎主场0-0与青岛西海岸闷平,这样的结局让众多球迷感到意外。原本火药味十足的比赛,却因两次VAR的干预转变为备受争议的“悬疑剧”。裁判黄翼在第35分钟和第86分钟分别经历了对屏幕回放的反复观察,使人不禁思考:足球究竟是22名球员在场上搏斗的运动,还是一群“电子裁判”在VAR室里玩弄像素的游戏?
由于队长阿代米在第29分钟因伤退场,对于天津津门虎而言带来很大挑战,他是球队的核心人物,其离场导致球队整体实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青岛西海岸应当抓住机会取得更好成绩。津门虎曾在比赛中通过杨帆的头球破门得分,然而经过VAR介入后被判进球无效。再者,在第86分钟,内尔松卢斯传中至禁区,阿齐兹补射得手,但同样经过VAR干预认定越位在先,进球被取消。这样连续出现的VAR介入事件,着实令人无法接受。
这场比赛原本进球不多,难得出现两个入球,但都被VAR改写局势,使得VAR成为真正的焦点。这种情况引发了众多观众的争论,有观点认为未来可以直接由VAR解决问题,不再需要裁判的参与。然而,VAR本应减少误判,却演变成制造争议的机器。当裁判的判罚被屏幕像素左右,球员的拼搏被虚拟线条定义时,我们或许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调整态度或许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这一趋势,以避免失去对足球的热爱。
中国足球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VAR的争议,同时也暴露了深层次的困境。过度依赖科技、球员习惯等判罚将对联赛产生不良影响。相较之下,英超只介入“明显错误”,而德甲则保持主裁判权威不可动摇。中国足球需要更专业的裁判团队、更透明的判罚标准,而非简单地将VAR视为“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或许我们可以抱怨VAR,但不应让其夺走我们对足球的热情。提醒自己,在愤怒抨击屏幕之时,想一想:如果足球没有争议和遗憾,它是否还会是那项让全世界为之疯狂的“第一运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