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男篮在一场亚洲杯比赛中展现出了令人震惊的三分球命中率,他们以38次出手22次命中的成绩,在比赛中轰下22记三分球。这次表现并非金州勇士的演出,而是韩国队在与黎巴嫩的比赛中创下的恐怖纪录。其中,李贤重和柳基相两人合共投中15个三分球,比中国男篮小组赛三场的总和还多3个。
更让人担心的是,就算三分线被封死,韩国队仍然有能力攻破防线。在八强资格赛对阵关岛时,尽管他们三分球命中率仅为21.8%,却凭借挡拆战术和快攻得分高达99分。第二节比赛中的33:10进攻冲击波直接将比赛打成了无悬念的胜局。
中国男篮的教练组早已察觉到对手的威胁。郭士强在观看韩国对黎巴嫩的比赛时,手中的笔记本从未合上。他清楚地知道,给予李贤重0.5秒的空档,比赛就有可能被控制在对方手中。
但是韩国队也存在软肋。他们的内线防守相对脆弱,最高中锋李承炫身高仅2.01米,体重102公斤,比中国队的胡金秋轻15公斤。在上一次交手中,胡金秋在篮下取得了不俗的进攻效率,造成了韩国队防线的漏洞。
三分球外的较量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的中韩交手中,中国队赢得了6场比赛,全都将对手的三分命中率压制在30%以下。而韩国输掉比赛的记录则显示一个规律:只要前三节限制住李贤重的得分不超过15分,他在第四节的命中率就会急剧下降至28%。
郭士强在战术板上制定了两个策略:迫使韩国队出手超过35次三分等同于自毁前程,将出手次数压制在25次以下则有七成胜算。为此,他准备了五套防守方案,从3-2联防到全场1211紧逼,训练馆内贴满了针对韩国射手的热点分析图。
一位年仅20岁的秘密武器开始吸引关注。王俊杰,这位连CBA赛场都未曾踏足的年轻球员,在小组赛三场比赛中狂砍34分,对阵印度更是五投全中,表现出色。他1米98的身高加上迅捷的移动速度,恰好可以对抗韩国约190厘米的射手队伍。队友们在训练时已经戏称他为“韩国人变形器”。
韩国队华丽的进攻之下隐藏着致命弱点。每次投篮失手后,他们平均需要4.3秒回防,而中国队抓住转换进攻机会的得分高达1.28分,在亚洲杯中排名前三。张镇麟的速度突破正好命中韩国队最薄弱的部分。
在历史交锋记录中,中国男篮在亚洲杯的20次对决中赢下了16场。然而,在最近的三次碰面中,韩国队已有两次胜出。在2022年亚洲杯小组赛中,中国队曾以81:93败给韩国队,由于口罩问题使得球队几乎残缺参赛。
裁判报告揭示了另一个突破口。韩国队主力控卫平均有3.8次犯规,而替补席上却找不到能与赵继维匹敌的组织者。与此同时,中国队最近在造犯规方面突破。
赛前最后一次训练中,球队专注于“假换防”陷阱的练习:当韩国后卫要进行挡拆时,中国内线将假装进行换防,然后迅速回撤。这一战术曾让日本队吃过苦头,现在唯一悬念是看韩国队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洞察这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