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成都的球迷最担心的是什么?不是球队的比赛结果,而是青训出现的断层和外籍教练的频繁更换。前几天,蓉城队战胜鲁能的那场比赛,让人记忆犹新的是40岁老将甘锐坐在教练席的画面,这比费利佩的梅开二度还要让人感慨。
甘锐,这位曾经的重庆队长,现如今正以教练的身份,陪伴蓉城队一路从中乙杀入中超,近日更是成为徐正源的得力助手。说实话,这种老将带新人的模式,我觉得早该推广开来,毕竟这比不停花钱请外教要实在得多。
现在的中超似乎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外教们带着翻译在场边指挥,紧张的更衣室氛围则全靠外援来撑。像甘锐这样的本土教练,虽然退役后大多数要么去做解说,要么就从事青训,能够进入一线队教练组的人屈指可数。想想邻国的日本J联赛,三浦知良退役后成为大学校队的教练,中田英寿则开办了足球科技公司。
我们这里好不容易有一个郑智,现在还在恒大当救火员。成都队能将助教这个角色给自家功勋,确实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从徐正源刚入驻中国时,多少人认为韩国教练在这里水土不服?结果,他带领中乙球队三年冲超,今年又使蓉城队成为争冠的黑马,这背后的原因可见一斑。
古语有云:“最懂本土足球生态的人,往往能够成就伟大的教练。”甘锐这种从球场上一路打拼过来的助教,既能管理更衣室,又能技传经验。我听说现在的训练场上,年轻球员在加练传中时,都是甘锐亲自示范,这在其他队里通常是外教的“专属工作”。
想起几年之前某北方豪门的教训,外教带着七八个洋助教,整个更衣室都靠翻译沟通,最终导致了本土球员和外援之间的分派。现在蓉城的教练组有了自己的“地头蛇”,至少在战术布置上,不用担心防守策略被翻译成“注意黄牌”这样的误会。说到这里的隐患,也不是完全没有,退役球员转型教练往往理论基础薄弱,但甘锐去年已取得了亚足联B级执教证书,显然这是他提前规划好的职业方向。
若当年广州队有这样的安排,也许不至于在中甲因为全华班而苦苦挣扎。如今,成都在这盘棋上下得相当长远,徐正源续约了三年,甘锐也加入了教练组,梯队里还有五六个重庆籍的年轻球员。如果有一天韩国教练离开,战术体系也不会瞬间崩塌。
要想让中国足球真正崛起,还是要依赖像甘锐这样既懂本土足球文化,又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教练。而那些仍在迷信外籍教练的中超球队,真应该来成都取经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