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和林肯红魔比赛结束,比分差距很大,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比赛上半场才过36分钟,红星队就连进四球,好多熬夜看球的球迷都惊呆了。这场比赛差距这么大,反映出一个残酷的现实:欧冠资格赛里,小球队面对有资本力量的强队,只能当“陪跑”。
这场比赛,两队实力差距特别明显。红星队在转会市场的预算比林肯红魔高几十倍,红星队一个替补球员的身价,都超过林肯红魔全队的总和。这场比赛不只是技术上的对抗,也是资本力量的碰撞。红星队的卡泰表现特别好,才16分钟,他就有两次助攻和一个进球。他传球很准,每次都能打到林肯红魔防线的弱点。林肯红魔调整战略,不但没挡住攻势,防线还彻底崩溃了。
这种突然崩溃的情况以前也有过。就像去年欧冠资格赛,谢里夫爆冷淘汰豪门球队,可之后主力球员被大俱乐部挖走,球队成绩一塌糊涂。这种奇迹般的胜利能引起关注,但小俱乐部没有资本和持续投入,很难一直保持高水平。足球比赛有冷门,但没底气的小球队只能当配角。
这些年,这种实力不均衡的比赛越来越多,欧冠资格赛的比分差距越来越大,好多比赛刚过半就没悬念了。欧足联对豪门球队有倾斜政策,这让小球队更难翻身,连练兵的机会都少了。也许可以考虑其他赛制,像有些国家的分级比赛,把实力差不多的球队放在一起比赛,这样可能会让比赛更有悬念,激发小球队的潜力。
像林肯红魔这样的俱乐部,就算能参加欧冠,也得面对资本的巨大压力。这场比赛收视率降到历史最低,说明观众对这种“资本碾压式”的比赛没兴趣了。当足球被商业化和资本垄断主导,比赛不均衡会让赛事吸引力和竞技精神越来越差。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