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令人震惊的是,中超下赛季在亚冠联赛中仅剩一个正赛名额。这不禁让我想起过去恒大和鲁能频频闯入决赛的辉煌场景,如今却连小组赛的晋级都显得如此遥不可及,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翻阅这些年中超球队在亚冠上的表现,数据展现出的种种变迁非常值得一提,细细说道也许会让人更有感触。
曾经的中超元年冠军深圳队,在2005年的亚冠中一路杀进四强,最终战胜沙特的吉达国民,那个成绩在如今更是让人难以置信。然而不久后,深圳队便宣告解散,重组后的他们在2023年再次征战亚冠,却在六场比赛中全败,惨遭小组垫底。天津权健在2018年打入八强,而现如今却改名为天津足球俱乐部,昔日的辉煌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还有广州富力,2015年首次亮相亚冠便遭遇全败,而他们的降级似乎也与这一惨痛经历有关。
再谈谈那些参加过两次亚冠的球队。贵州人和现已更名为北京北体大,2013年他们捧得足协杯的荣耀,隔年参加亚冠时却两次止步小组赛。长春亚泰的情况则更加严峻,2007年他们曾夺冠,但次年在亚冠小组赛中惨遭淘汰,2010年再度出战时仍旧无功而返。大连实德曾三度参赛,2003年挺进四强,之后的两次却鲜有进展,只能在小组赛中徘徊。江苏苏宁,如今改名为江苏双流,2017年小组出线后不过晋级到16强。
上海海港的表现相对稳定,六次参赛均顺利出线,2017年更是打入四强。然而在之后的几年中,他们的成绩波动较大,多次止步于16强。申花则参加了九次亚冠,2006年取得八强佳绩,其他时段常驻小组赛。尽管去年他们好不容易出线,仍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国安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十次出战中最好的成绩是2020年的八强,其他时候同样难以突破小组赛。
广州恒大曾是中超的佼佼者,11次参赛赢得两次冠军,在2013年与2015年间,对抗韩国和日本球队时毫无畏惧。然而,近年来恒大却连续三年未能出线,小组赛的失利让他们如今不得不更名为广州队,仿佛整个体系都已崩溃。山东泰山是参加亚冠次数最多的球队,12次出征中2005年首次便晋级八强,但过往十几年更多时候止步小组赛,去年更因一些原因退赛。
那么,为何如今中超球队的亚冠战绩如此不理想?数据一目了然。曾几何时,恒大凭借巨额投资和外援的助力频频夺冠,而现如今俱乐部资金短缺,外援流失情况严重,本土球员更是难以跟上高强度的比赛要求。天津权健和贵州人和等球队曾因重金投入一度辉煌,资金一断便陷入解散的境地。大连实德靠万达的支持曾经达到四强,如今却因财务问题而陷入保级困境。
如今中超球队在亚冠的表现让人堪忧,武汉三镇在去年遭遇六连败,而浙江队在二级联赛中也未能取得晋级。对比之下,日本和韩国的球队,如浦和红钻和全北现代,始终维持着稳定的成绩,关键在于他们优秀的青训体系,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球员。然而中超这边,恒大的解散和申花、国安的老将支撑,让年轻球员无法上位,导致差距愈发明显。
放眼过去,中超球队在2013年曾两次夺冠,而到2023年却连八强名额都屈指可数,名额更是被裁减至仅余一个。曾几何时大家都在喊着要冲出亚洲,现如今却连基本盘都难以保住,这便是残酷的现实。倘若以如此心态持续下去,或许不久的将来,中超在亚冠的舞台上只剩下一个空壳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