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都蓉城官宣新金主是火锅店和零食连锁时,评论区炸出了两种声音:有人笑称"看球时终于能光明正大啃鸭脖了",也有人质疑"这点小钱能救中超?"但我要说:这恰恰是中国足球最需要的破局之道!钱不在于多,而在于敢投资足球,能够走出这一步十分不容易,为什么这样说?
最近有关成都蓉城都是坏消息,一会是球队在夏窗放走众多实力派球员,在外援卡隆本赛季报销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引援,也没有租借外援,导致后面联赛、亚冠、足协杯三线作战,靠4个外援支撑,难度可想而知,很多人开始觉得,是球队没有钱,老板不愿意投资,真是如此吗?当徐正源与罗慕洛开撕俱乐部,让大家更加担心这支球队,还好现在暂时平息了,但是这支球队问题不及时解决也很严重,如今终于传来一个重磅好消息,到底是什么好消息?
当某房企赞助商不断减持投资之际,成都蓉城迎来两家实力雄厚的企业,这两家企业都是以吃为主,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享有成名,资产也是上千亿,一句话也不差钱,只要球队表现好,下个赛季准备投资数亿,将成都蓉城打造成豪门球队,如今他们拿出几千万赞助球队,还有零食连锁的算盘也打得很精,他们在凤凰山专业场设置20个智能货柜,球迷购买薯片分成,预计赛季收入也是几千万,当其它俱乐部还在为拉不到赞助商发愁时,成都蓉城已经把球场当成24小时印钞机,这波太值得了!
以前成都蓉城大多数靠房企支撑,可是近几年,房子卖不掉,导致他们也没有钱了,很多企业都喊活不下去,即使成都房企是国企,即使在世界排名前几名,也喊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成都蓉城率先开启新的商业模式,也许是解困之局,未来有很多球队会模仿!
成都蓉城这种商业开发的成功也绝非偶然,他们的金牌球市计划堪称教科书级操作,把5万人的专业球场拆解成200个商业模块,从LED到座椅后背,从热身区到更衣室通通,连球员喝的水都成为广告位,这种蚂蚁搬家式的招商,为中小企业也能参与足球经济奠定基础,其它中小俱乐部也可以效仿!
黄强歪谈体育认为,如今中国足球大环境并不好,主要还是中国足协和国足埋的坑太深,导致老板不愿意投资,球迷不愿意看,都愿意看各地的业余赛事,什么苏超和川超、村超成为大家喜欢的对象,老板也愿意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减少投资中超也是很正常,只有那些国企不差钱才过得好,中小俱乐部全靠金主输血并不长久,也不现实,只有不断有中小金主加入,这次成都蓉城迎来某火锅店和零食连锁,他们一次性投入几千万,未来还准备投入数亿,将成都蓉城打造成豪门球队。
毕竟这支球队不差球迷,每场比赛都是5万以上起步,商家也不傻,他们看到如此多的人流量,有值得投入的商机,这种模式,为中小俱乐部提供生存之道,对比某北方俱乐部要求赞助商首年保底1亿的"霸王条款",成都模式显然更懂生存之道。当300家本土企业组成"联合赞助体",每家年均投入50万就能养活一支中超球队——这不就是中国版的"社区足球经济"吗?下次当你在凤凰山球场边啃鸭脖边为进球欢呼时,请记住这个瞬间——这或许就是中国足球触底反弹的起点。毕竟,能让老百姓边吃边看的联赛,才配得上"人民足球"的称号!(你希望自己城市的球队引进哪些"烟火气"赞助商?评论区见!)
本文是作者黄强歪谈体育原创文章,信息和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