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顿火箭队最近宣布,阿门·汤普森将成为2025-26赛季的主要控球手之一。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汤普森的角色转型,即将迎来新的挑战,也反映了火箭在阵容重塑方面的深思熟虑。
夏季,火箭队的重组为汤普森的转型铺平了道路。球队选择放弃23岁的得分王杰伦·格林,从菲尼克斯太阳引进了37岁的超级得分手凯文·杜兰特。同时,他们还以底薪签下了防守悍将小奥科吉,并囤积了杜兰特、芬尼-史密斯和伊森等八名能够胜任多个位置的锋线球员。这一系列的操作虽然增强了锋线深度,但实际上暗藏玄机。当休斯顿纪事报记者丹妮尔·勒纳透露新赛季控卫的主要轮换仅为范弗利特、谢泼德和霍勒迪时,乌度卡的真正计划开始显露:让身高达到2米01、具备控卫潜质的阿门·汤普森承担起组织的重任。
汤普森的技能特点与火箭的新体系不谋而合。尽管在过去两个赛季他主要在前锋位置上打球,但他场均14.1分、8.2个篮板和3.8次助攻的数据背后,反映出他出色的迅速进攻能力、独特的篮板嗅觉和广阔的防守覆盖措施。更深层的优势还在于他的控场能力,这正是火箭在2023年利用首轮4号签选中他的核心原因。当小奥科吉填补锋线防守责任时,汤普森的组织潜力得以释放,为杜兰特的单打和申京的内线首脑提供了关键支持。
火箭队的战术体系正在经历根本性的变化。主教练乌度卡摒弃了前任教练塞拉斯和德安东尼对三分球的过度依赖,转而建立一种以防守为基础,以中间距离和突破为主要攻击手段的体系。这种新体系对控球后卫的要求极为特殊:他们既需要良好的传球视野,又需具备坚韧的防守能力和强烈的冲击篮筐的意识。范弗利特受限于身高,而谢泼德在新秀赛季的表现平平,难以担当重任。在这个关键时刻,汤普森是打破僵局的最佳人选:他的错位单打能力可以轻松撕裂对方防线,而他长臂的防守也能支撑火箭推行无所不换的防守体系,加上他在转换进攻中的奔跑能力,是火箭“死亡五锋”阵容提速的强大引擎。
当然,转型之路也充满挑战。汤普森在投篮稳定性方面的不足显然是一个较大的短板,上赛季他与申京和伊森等主力球员都被认为“并非天生射手”。在季后赛级别的对抗中,敌方可能会采取放投策略来压缩他的突破空间。此外,控球后卫需要对战术有深入的理解,能够精准判断攻防节奏,合理分配球权,这与他之前作为前锋的角色截然不同。对此,乌度卡早有布局——上赛季他已经让杰伦·格林短暂客串控卫,如今则将更成熟的汤普森推上了这个重要位置,再加上杜兰特在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共同构成了双重保障的进攻起点。
如果汤普森成功转型,火箭的冠军拼图将会圆满。当汤普森掌控第二阵容时,范弗利特可以将精力更集中在首发时段的高效得分上;当对手针对杜兰特进行包夹时,汤普森敏锐的突分能力将成为解锁困局的重要武器。正如美国媒体所评价的那样:“这支拥有14人深厚轮换的球队,整体实力已经跻身争冠的第一梯队”。而汤普森角色的演变,正是火箭从“天赋积累”到“战术实施”的最后一步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