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在备战2025年亚洲杯的关键阶段遭遇重大变局,原本被寄予厚望的
NBA新秀杨瀚森
最终确定缺席本届赛事。这位在波特兰开拓者夏季联赛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中锋,为了更好的适应NBA比赛,篮协同意杨瀚森不用参加亚洲杯,目前虽然周琦有望回归,但曾凡博
因CBA半决赛中腰椎左侧横突骨折,恢复周期过长而确定无缘本届赛事,
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开赛前损失了两大核心球员,内线实力较预期大幅削弱,根据国际篮联公布的最新排名,中国男篮已滑落至世界第30位,亚洲第6位,排在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伊朗和黎巴嫩之后,此次亚洲杯面临的严峻挑战。
基于
近期热身赛表现、球员健康状况及教练组战术倾向,我们对男篮亚洲杯最终名单作出如下科学预测:
后卫线:赵睿、胡明轩、徐杰、廖三宁、高诗岩
作为队长和外线核心,赵睿
胡明轩担任外线防守尖兵兼三分射手,兼具快速推进能力和防守压迫性。其三分投射是衔接快攻与阵地战的关键节点,防守端可有效对位对方1-2号位核心球员。
徐杰扮演节奏掌控者和外线炮台双重角色。稳定的三分投射和小打大的精准传球,能为阵地战拉开空间,关键球处理的冷静性使其成为后场“定海神针”。
廖三宁作为纯攻击型后卫,其突破分球和中距离急停跳投可弥补后场“持球强攻第二点”的缺口,为轮换阶段提供得分爆发力。
高诗岩:凭借防守硬度和组织能力获得最后席位,其贴身防守和抢断能力在对阵亚洲快速后卫时将发挥重要作用。
锋线:朱俊龙、张宁、赵嘉义、王俊杰
朱俊龙国内最全面的锋线防守者,可从1号位防到4号位,其防守覆盖面积能支撑球队无限换防体系,底角三分兼具一定威胁。
张宁:作为锋线得分爆破点,本赛季CBA场均17.4分的得分能力,搭配强壮身体带来的篮下终结效率(命中率61%),能为锋线提供“低位强吃 转换冲筐”的硬解法。
赵嘉义:空间型四号位人选,34.7%的三分命中率虽不算顶级,但接球投篮稳定性高,且具备一定的篮板保护能力,适配“一大四小”阵容的空间需求。
王俊杰全能大锋线,207cm身高兼具持球突破、中远投和策应能力。在近期与委内瑞拉的热身赛中,他表现出色,得到12分5篮板3助攻,展现出了不错的进攻能力和比赛气质。
内线:胡金秋、
胡金秋新科CBA总冠军MVP将承担内线进攻核心重任。其中距离跳投(联赛命中率58%)和篮下终结的稳定性无可替代,是阵地战“挡拆后外弹/顺下”的第一选择,篮板拼抢积极性(场均8.6篮板)也能支撑小球阵容
余嘉豪:作为传统护框者,221cm身高带来的禁区威慑力(场均2.3封盖)是防守体系的最后屏障,面对对方高大中锋时的吨位优势不可替代。
周琦作为男篮目前的一哥,只要健康有状态入选问题并不大。
2025年男篮亚洲杯将于8月5日至17日在沙特吉达举行,共有16支参赛球队分为4个小组。根据赛制安排: 小组赛阶段:每组进行单循环比赛 每组第一名直接晋级八强 每组第二、三名共8支球队,将交叉进行八强附加赛(资格赛),胜者晋级八强 四分之一决赛开始采用单场淘汰制,直至决出冠军,那么大家认为本届男篮会在亚洲杯取得什么样的战绩,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