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令人振奋的最后时刻,传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中国篮球协会同意杨瀚森不参加2025年男篮亚洲杯的集训和比赛,放行他返回美国,参加波特兰开拓者于8月11日举行的季前赛短训营。杨瀚森本人也通过社交媒体确认了这一消息。
尽管有声音认为,篮协此举或许是出于对公众意见的迎合,特别是在杨瀚森提出了不参加比赛的申请之后,我作为旁观者,更倾向于相信中国篮协已经意识到,中国男篮的复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更为长远的规划。
中国男篮曾在亚洲拥有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这得益于国家的全力支持以及CBA这一亚洲顶级联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男篮逐渐陷入了路径依赖,固守以内线为主的传统战术,导致在国际比赛中屡屡受挫。尽管在内线人才方面依然不乏新秀,但在后卫和锋线位置上,中国队与世界顶级水平的差距却越来越明显。
由于战绩的压力以及对奥运会资格的执念,中国男篮的重大改革一再延迟。凭借姚明和易建联等杰出个体的支持,中国男篮勉强参与了几届奥运会,然而,却始终处于后段的尴尬境地。2021年未能晋级东京,2024年又再度与巴黎无缘,反映出中国男篮的困境。伴随着接连两届奥运会的缺席,男篮在2019年和2023年世界杯上的表现也明显下滑。在杭州亚运会上,中国男篮被菲律宾二队挡在决赛的大门外,彻底丧失了最后的一丝颜面,同时也催生了迫切需要的改革。这一步,让杨瀚森得以回归NBA,也成为变革的第一步,更是关键的一步。
杨瀚森并非单纯的“救命稻草”,归化球员李凯尔所无法实现的目标,未必能轻易交给现在的杨瀚森。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更有效地为未来的规划铺路。2027年男篮世界杯和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才是真正属于杨瀚森的舞台,同时也是中国男篮复兴的重要转折点。
因此,我们务必要给予杨瀚森充分的成长空间和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经过两年的磨炼,杨瀚森可能会成为开拓者的重要轮换球员,甚至是首发中锋。届时,中国篮协能够围绕杨瀚森的特点组建球队,找寻适合其风格的队友。一个具备低位单打能力且同时擅长组织与策应的中锋,能够帮助中国男篮克服两个最大顽疾,辅以几名合适的角色球员,就能展现出可喜的战绩。这正是完全体的杨瀚森在未来两年内能够为中国男篮带来的潜在改变。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有时我们需学会放慢脚步,耐心等待种子的发芽与成长。在适当的时刻,我们必须学会静待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