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转会窗口关闭前的最后一天,大连英博悄然完成两笔关键操作:边锋王成快自由身离队回归延边龙鼎,同时从山东泰山租借34岁老将毕津浩。 王成快本赛季仅代表大连英博在足协杯替补出场1次,中超零登场。 由于同位置竞争激烈——外援佩尼亚、新星刘祝润、毛伟杰和杨铭锐均能胜任边路,王成快彻底沦为板凳球员。
而毕津浩的加盟,被俱乐部视为一笔“一换二”的精准补强。 这名34岁老将职业生涯效力过河南队、长春亚泰、上海申花和山东泰山,最大特点是能兼任中锋和中后卫。 大连英博主帅李国旭看中他的“锋卫摇摆”属性:进攻端可充当攻坚型中锋,尤其在角球战术中发挥头球优势;防守端则能填补中卫空缺——原主力中卫马马杜频繁伤病,近期对阵山东时再度伤退,球队后防吃紧。
毕津浩的租借引发部分球迷质疑:保级无忧的升班马为何不全力培养新人? 俱乐部目标已悄然调整。 大连英博目前排名中超第7,距离第5名仅差4分。 球队近期连胜浙江队和山东泰山,李国旭明确提出“冲击前六甚至前五”,更高排名将为下赛季吸引强援奠定基础。 毕津浩的经验成为关键拼图,他的定位是“替补奇兵”和“临时补丁”,而非长期核心。
这笔交易最精妙之处在于对年轻球员朱鹏宇的“保护性设计”。 19岁的朱鹏宇身高1米89,出自大连青训体系,2024年随队冲超时贡献5球4助攻,并在关键战中打入决定冲超的进球。
技术团队强调:毕津浩的争顶和攻坚能力,恰恰为朱鹏宇的技术流踢法创造空间。
俱乐部对朱鹏宇的培养早有布局。 2025年冬训期间,他被列入“新老交替计划”核心,与老将阎相闯、外援马莱莱配合加练。 尽管赛季初锋线主打马莱莱和卡兰加的组合,但实战证明两人风格重叠,效率低下。 4月对阵青岛海牛时,朱鹏宇替补登场后立刻激活前场攻势,其跑动覆盖和分球能力显著优于卡兰加。 此后他逐步获得更多机会。
毕津浩的加盟还解决了另一个战术痛点:定位球效率。 新援佩尼亚到队后,球队角球战术高度提升,但马马杜的频繁伤病导致禁区内缺乏稳定争顶点。 毕津浩本赛季在泰山虽仅替补出场6次,但头球争顶成功率达63%,其193cm的身高将与佩尼亚形成“双高组合”。
离队潮中的取舍同样展现策略。 除王成快外,老将费煜和阎相闯已退役,但俱乐部保留吕鹏、孙铂等经验球员,同时加速毛伟杰、杨铭锐等新秀成长。
毕津浩有望在下一轮对阵长春亚泰时迎来首秀。 这场比赛对保级压力巨大的亚泰至关重要,大连英博虽客场未胜,但将全力争取三分。 遗憾的是,彭欣力因停赛无缘出场,“彭毕组合”无缘首次合体。
转会窗口关闭前的操作,标志着大连英博从“保级队”向“搅局者”的转型。 放弃边缘球员、租借即战力老将、保留新星成长通道——这三步精准落子,让这支升班马的野心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