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北京时间,中国篮球新星杨瀚森在NBA夏季联赛的旅程宣告结束,这一结果颇显戏剧性。根据跟队记者周鹏的独家报道,波特兰开拓者应已完成对杨瀚森的考察,因此不会再安排他参与接下来的比赛。这一消息传出时,让许多期待在夏联中再次目睹小杨表现的国内球迷不禁感到一阵失落。
开拓者的此番举动,实则隐藏着一些无奈。与波特兰球队有着密切关系的当地记者透露,教练组和管理层原本已不打算让杨瀚森在第四场出战。原因很简单——前三场的比赛,足以让他们对这位新星的潜力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杨瀚森在场上展现出的篮下手感和积极拼抢意识都给教练组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在对抗中的稳定性及防守经验的不足也暴露无遗。在全面已经掌握的情况下,继续参赛显得意义不大,考察报告的撰写也基本上已成定局。
那么,为何第四场他仍然披挂上阵呢?这里面有着典型的人情关。开拓者虽然没有明言,但众所周知,足球场上诸多因素的结合让他们不得不考虑到各方的期望。国内某重要转播平台的团队已经将设备搭建在场边,准备对小杨进行直播;而央视的转播计划亦已提前安排好,信号也准备传回国内。此外,早早购票只为支持小杨打球的华人和留学生们,期待的情绪也在蔓延。开拓者显然不可能冷冷淡淡地撒下这盆冷水。因此,虽然第四场比赛的意义变得有些形式化,却亦是对各方期待的一种回应,算是一场体面的“告别演出”,不失为给众人一个交代。
回顾杨瀚森这短暂却密集的夏季联赛之旅,他在场上的拼劲无疑令人眼前一亮。尽管统计数据可暂且抛在一旁,重要的是他在有限的机会中展现出的潜力。然而,差距依然显现得清晰可见。在高速引导下处理球的能力、防守时的位置感与轮转反应,这些都需要在CBA或更高水平的训练中细致打磨。实际上,开拓者的决定显得相当职业。在他们眼中,发现问题、进行评估并及时收手,这样对球队及球员都不算坏事。至少,他们的认真考量并非草率了事。
这一事件的反思颇具趣味性。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开拓者在“人情”上照顾到了中国球迷与媒体的热情,未让大家空等,给了面子;但另一方面,职业体育的冰冷现实同样显露无遗——一旦评估完成,他们便不会浪费任何时间,继续付出。杨瀚森的未来最终要依靠扎实的硬实力来证明,而非转播镜头或球迷呼喊。因此,此次经历对他而言,不仅是一段宝贵的履历,更是一面清晰的镜子,照见了自身的短板,也为未来的努力指明了方向。小杨,路还很长,回去练吧!至于开拓者的“面子”是否值得,球迷心中自有一杆秤,显然总是向着自家孩子一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