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夏季联赛,美国球迷开始狂吹“中国约基奇”,这剧本谁敢想?
北京时间7月12日,波特兰开拓者106比73大胜金州勇士,但比分根本不是重点。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身披开拓者战袍的20岁中国大个子身上。杨瀚森,首发登场24分钟,交出了10分、4篮板、5助攻、3盖帽的数据。
数据单看着全面,但远不足以概括场上发生的一切。
开拓者的教练组似乎真把他当约基奇在用。夏季联赛这种主打快节奏的地方,开拓者只要一落入阵地战,球几乎必定先交到弧顶的杨瀚森手里。
由他来支配球,决定是高位手递手,还是直塞篮下空切的队友。
这是一种战术地位的体现,更是对他球商和阅读防守能力的绝对信任。
最让人意外的是什么?一个在场下几乎没法用英语顺畅交流的年轻人,到了场上,竟然是沟通最大声、指挥队友跑位最积极的那个。就像随队记者凯西·霍尔达尔说的,这小子对篮球术语的掌握和反应速度,完全超出了预期。
他好像根本没把语言壁垒和陌生环境当回事,反倒像在享受比赛的每一分钟。
进攻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闷在低位要球,而是拉到三分线外,要么果断出手,要么持球面筐突破。这是在主动适应现代篮球的风格。而在防守端,他的护筐能力依旧在线。
勇士队的内线组合莫布利和博尔登,在他面前合计出手12次,一个都没进。
这统治力,还需要多说吗?
更关键的是心态。当勇士内线几次用上粗野动作时,杨瀚森没有愤怒,反而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比赛节奏丝毫没受影响。
他当初那句“NBA的对抗更强,但也更文明”的调侃,在这一刻竟然真的兑现了。
难怪连主帅比卢普斯都坐在解说席上对他赞不绝口,赛后还特地在球员通道等着他,就为了给他送上鼓励。
当然,吹归吹,咱们也得讲点实在的。这场比赛暴露出的短板,同样扎眼。
首先就是体能。在NBA级别的攻防转换速度下,杨瀚森第一节还能勉强跟上,可随着比赛深入,那种“队友已经完成快攻,他还没出现在转播画面里”的场景,越来越多了。
挡拆质量也是个问题。他给队友做无球掩护的质量上去了,但和持球人的挡拆配合,好几次都被防守人一步就绕了过去,没起到该有的效果。
最棘手的问题,还是他的防守弹性。
约基奇之所以是约基奇,不只在于他神乎其神的进攻技巧,更在于他那与庞大身躯不符的换防和延误能力。但目前来看,杨瀚森还不具备换防NBA级别后卫甚至锋线球员的能力。比赛里,就连莫布利这种内线球员,都有过差点一步晃倒他的场面。
说白了,如果不是莫布利那天外线手感实在冰凉,杨瀚森在防守端的数据,绝不会这么好看。
这些问题,都可能在未来成为他被教练按在替补席上的致命伤。毕竟,这还只是夏季联赛。
一旦进入常规赛,当对手的后卫都是库里、利拉德这种级别时,他的防守大闸还能像今天这样稳稳立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