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超联赛的第16轮过后,青岛海牛的战绩就像那只挨着墙角的木桩,一言不合就倒,换句话说,1胜5平10负的他们,积累了8分,兴致勃勃地在积分榜上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不出意外,海牛这把岁月的刀似乎已经为他们“预定”了个降级名额!不过,咱们得给海牛的主帅李霄鹏打个岔子,成败的真正原因可不是他的执教能力,而是因为俱乐部的钱包仿佛打了个大洞。
最近,青岛海牛的副总冯文静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毫无遮掩地嘟囔着自己的短视频平台账号的故事。起初,这可是她个人的私密小天地,后来为了拯救俱乐部的财政,她把账号升华为了与球迷沟通的桥梁,甚至亲自下场“直播带货”。然而截至目前,这账户上的粉丝数就像海牛的进球一样,惨不忍睹,只有2.5万,带货更是没啥水花,基本为俱乐部的“干尸经济”增添不了多少新鲜血液。俱乐部的老板乔伟光心里也是一肚子的苦水,他坦言,民营企业的能力就像闹钟,响亮但总是醒不来,青岛海牛希冀在中足联的引导下,借助多元化经营来改善那令人心碎的营收状况。通俗点讲,青岛海牛真的是“缺钱到连油盐都买不起”的地步。
青岛海牛的“缺钱症”同样在夏季转会窗口的引援操作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数字来看,海牛在16轮联赛中仅打进13球,成为中超最不擅长进攻的球队,因此急需引进一位金靴级射手。但由于财政紧逼,青岛海牛这回只能“捡个便宜”,签下了身价仅50万欧的喀麦隆前锋兰克尔-泽。虽然这位前锋看上去高大威猛,但他的进球效率真是乏善可陈,上轮“青岛德比”中,他被寄予了降低降级风险的厚望,然而却频频在门前“放空炮”,看得球迷们痛心不已,仿佛是在给球队的救赎投下了错号的盲目支票。
据说,兰克尔-泽的半年薪资仅有42万欧,几乎是中超的“工资最低临时工”。要是指望他成为球队的救星,简直就是幻想中的“白日梦”。青岛海牛现在只能凑合着生活,若是没啥奇迹发生,咱们恐怕就要在下赛季见到他们重回中甲的“惨状”了。希望这群海牛能找到那条通往成功的宝藏之路,不然就得准备收拾行李,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