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顿火箭的训练馆里,又一次回荡着主帅乌度卡与前锋惠特摩尔的激烈争论。
据现场消息人士透露,两人因一次防守轮转的执行细节争执不下,惠特摩尔坚持自己的突破选择,而乌度卡则怒斥其“根本没读懂比赛节奏”。
这种场景在过去两年反复上演一个要求将“不服输的个性转化为训练动力”,另一个却认定“进攻才能证明价值”。
矛盾早已超越战术板蔓延至理念层面。
乌度卡的体系像精密仪器:防守效率高居联盟第二,要求球员从抢篮板、协防等“脏活”做起。
但惠特摩尔场均仅0.6次抢断和0.3次封盖的数据,配上1.1的助攻失误比,在乌度卡眼中无异于系统漏洞。
更让教练组恼火的是他对防守任务的消极态度当狄龙·布鲁克斯扑向持球人时,惠特摩尔常站在原地观望。
这种撕裂直接反映在出场时间上。
尽管惠特摩尔每36分钟能砍下16.8分,新秀赛季对阵湖人时曾单场轰下34分,乌度卡仍将他按在板凳末端。
即便侧翼主力阿门·汤普森受伤,教练宁可启用38岁的霍乐迪,甚至变阵让史密斯打三号位,也不愿给这位“天赋前五”的新星机会。
球队内部直言:“他总想用得分说话,但防守端永远慢半拍”。
性格的碰撞让裂痕持续加深。
惠特摩尔被描述为“情商不高”的孤岛:比赛未结束就提前离场,与队友碰撞后毫无表示,更在媒体前公开抱怨角色定位。
而乌度卡的铁腕毫不退让当惠特摩尔拒绝接受“吸引防守后分球”的定位时,教练直接放话:“他清楚该做什么才能上场,只是没做到”。
火箭管理层的天平正在倾斜。
引进杜兰特、签回卡佩拉后,球队薪资触达奢侈税线,争冠目标彻底挤压新人培养空间。
更致命的是,惠特摩尔还剩三年廉价合同,却成了交易市场的热门筹码。
ESPN证实火箭正用他询价3D侧翼,目标直指即战力球员或首轮签。
一位联盟高管透露:“只要换个能防的轮换球员,火箭会立刻按下交易按钮”。
更衣室的冷遇已成常态。
当范弗利特组织战术会议时,惠特摩尔常游离在圈外;
伊森、史密斯等年轻核心与他交流寥寥。
有队友私下抱怨:“他拿球就像进入单人模式,根本看不到空位队友”。
这种孤立在乌度卡眼中尤为刺眼,毕竟他刚送走同样“不合群”的杰伦·格林。
前途迷雾笼罩着这位20岁前锋。
留在火箭? 新赛季他的定位仅是“第九人”,甚至垃圾时间才能登场。
寻求交易? 多支球队欣赏他的得分爆发力,但担忧其“刺头”属性。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初选秀顺位暴跌就因试训时沟通木讷,如今同样问题正终结他的火箭生涯。
休斯顿的盛夏烈日当空,训练馆的玻璃幕墙反射出刺眼光斑。
惠特摩尔完成一组折返跑后独自坐在场边擦汗,乌度卡在另一端与助教比划战术板,三米距离,隔着一道无形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