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足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因此我认为中国足协应该考虑聘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教练,特别是那些曾带领实力较弱的球队成功保级的教练。与他们的合作将能让中国队在发挥实力、提升能力和增强技术水平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提高我们打进世界杯的机会。
在选择主教练时,我们还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毕竟这两个国家的队伍相对更强,他们的教练经过了一定的筛选。此外,选用日本教练的一个好处是他们对亚洲各国球队有更深入的分析,尤其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和严谨精神,这正是中国足球目前所匮乏的。
至于选帅的责任,我认为应该由中国足协的主席直接负责,而不再是由一群专家层层审核,这种做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若选错教练也没有人承担责任。回顾过去,米卢的成功在于当时日韩两队未能参与预选赛。可接下来的高洪波聘用里皮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中国足协在选帅上似乎总是走错路。多年来,他们为了功绩和利益忽视了足球的专业性和长远发展,让人不禁感叹中国足球的无奈。
在所有候选人中,施密特或许是个最佳人选。他有过中超的执教经历,展现出严谨的欧洲风格,且没有被中国足球的人情世故所影响。此外,他的执教能力已经得到了中超和法甲的验证,且他的薪资非常稳定,没有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施密特的执教方式能力征服了北京的球迷,他了解国内球员的特点,训练方案也颇具针对性,可以在世界杯周期内提高球员的水平。他的执教理念清晰,能够抵制外界干扰,突显出干扰因素的问题。他的职业素养也非常高,毫无疑问是一位真正的职业教练。
如果在当前急于求成的中国足球环境下,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外教,那么我们不妨先从本土优秀教练中挑选新人,节省下每年150万欧的薪资,以便在未来能够高薪聘请一位高水平的外教,目标是为2030年世预赛做好准备。
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也许不如让久尔杰维奇继续掌舵。他在中国已经待了相当长的时间,熟悉各种情况,重新换帅只会让球员和教练从头开始磨合,最终可能还是会导致失败。因此,让他慢慢带领国足前行或许是最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