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之殇:AC米兰的欧战断代史
当曼奇尼开场3分钟的头球砸穿米兰球门时,圣西罗的时钟仿佛被拨回2016年——那个上一次因竞技成绩无缘欧战的黑暗赛季。1-3负于罗马后,红黑军团以60分锁定意甲第9,提前一轮宣告与下赛季欧战绝缘 。更讽刺的是,末轮对阵已降级的蒙扎竟成了“荣誉之战”,这支七届欧冠冠军得主,如今连欧协联的“安慰奖”都成了奢望。
崩盘赛季的三大病灶
教练席的旋转门:从丰塞卡到孔塞桑,米兰本赛季两度换帅却越换越乱。葡萄牙教头虽在超级杯逆转国米昙花一现,但冬窗押宝菲利克斯(19场1球)的决策堪称灾难 。对比前任皮奥利连续四年带队征战欧冠的稳定,管理层的急功近利暴露无遗 。
攻防双线失灵:联赛45进球 30失球的数据(意甲第7进攻/第9防守) ,印证了球队“头重脚轻”的顽疾。即便奇克等球员强调“团队潜力” ,但关键战屡屡红牌(如希门尼斯对罗马肘击) ,暴露更衣室失控风险。
战略迷失的代价:欧冠附加赛遭费耶诺德淘汰、意大利杯决赛负博洛尼亚,双线溃败折射出球队“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模糊 。当竞争对手如罗马稳扎稳打时,米兰却陷入“赢了德比,输掉赛季”的怪圈 。
十字路口的重建难题
球迷不会忘记,这支球队上赛季还手握欧冠资格。如今红鸟资本面临灵魂拷问:是继续短视引援(如菲利克斯的550万欧元租借打水漂) ,还是效仿蒙扎深耕青训? 讽刺的是,当蒙扎这类小球会已展现战术韧性时 ,米兰却沦为“战术试验田”——孔塞桑的3-4-2-1阵型对罗马一役,10人应战后彻底崩盘 。
或许正如《米兰体育报 》所言:“真正的失败不是丢欧战资格,而是丢掉了米兰的传统。” 若不能从教练选择、引援策略到青训体系全面纠偏,红黑军团恐难逃“中游陷阱”。这个夏天,圣西罗需要的不只是新援,更是一次刮骨疗毒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