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温格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英超冠军比欧冠冠军更为重要。”这话听上去颇为耐人寻味,甚至有些出人意料。原来,不仅国内足球有着“酸葡萄”心理,国外同样也不例外。仔细思索一下,这话充满了绝望的意味,因为很容易看出,这话的背后,是一个在欧冠赛场上没有过多光辉时刻的教练发出的。虽然阿森纳曾在2005-06赛季打进欧冠决赛,但这句话显然是在2006年之前就说过的。当时,阿森纳在英超是曼联的劲敌,曾多次夺得冠军,但在欧冠的舞台上,他们的表现却常常与华丽的足球和精神上的脆弱紧密相连。
虽然我并不反感温格这个人,但对于他这句话,我实在是无法认同。欧冠的魅力,不仅仅是在于荣誉,更在于各大豪门俱乐部无法忽视的丰厚收入。如今,欧冠已经不仅仅是体育赛事,更是一项巨大的商业资产,几乎没有哪个欧洲豪门能够对这座“耳朵杯”不动心。如果你问问欧洲的顶级俱乐部,如果必须在联赛和欧冠之间做出选择,他们会选择哪一个?假设只能二选一,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
像利物浦这样的大俱乐部,能甘心被巴黎圣日耳曼淘汰吗?他们赛季中一路领先,深知欧冠的重要性,又怎么能放弃这项赛事的机会?再看看巴萨,他们的雄心壮志不言而喻,尽管他们在国王杯决赛中艰难战胜皇马,但最终却在欧冠半决赛被国米淘汰。很多人曾看好巴萨能够冲击三冠王,但你仔细想想,三冠王的诞生充满了不可预见的运气。比如98到99赛季,没有那场“黄金三分钟”,曼联也许就没能完成奇迹;再比如08到09赛季,如果斯坦福桥没有那场著名的“惨案”,切尔西的命运或许就不同了;再比如2022-2023赛季,如果阿森纳没有在后半程掉链子,他们的表现也许会更为突出。
我们先从巴萨谈起。在西甲,巴萨连克强敌,在国王杯决赛中绝杀皇马,凭借这股强劲势头,他们迎来了欧冠半决赛。然而,面对国米,巴萨却在精神上有些过于自信,未曾意识到他们的疲惫和压力。国米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尽管他们在意甲本来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与巴萨的两回合欧冠半决赛之前,意甲遭遇了两连败,且在意大利杯半决赛被米兰淘汰。这波三连败令国米的目标迅速压缩,欧冠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生死之战。
三线作战,牵扯的精力自然较多。而从“丢掉两条线只争一线”的国米来看,反倒显得破釜沉舟的决心更为可怕。三冠王虽然是豪门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更多时候,能在多个战场上瓜分冠军的,才是欧洲足坛的常态。
再来看大巴黎的表现。和国米类似,大巴黎在欧冠半决赛期间也经历了法甲的两连败,分别以1:3输给尼斯、1:2输给斯特拉斯堡。这一切发生在他们欧冠半决赛的前后,令人感到讽刺。然而,相较于国米,大巴黎显得更加从容,因为他们早早便锁定了法甲冠军。因此,即便接下来的比赛他们全败,实际上也不会对他们的赛季成绩造成决定性影响。唯一的遗憾,可能只是1:3不敌尼斯让他们的联赛不败纪录告破,但这种纪录并不是最终的追求,能够在欧冠中继续前行,才是他们最渴望的。
如果把欧冠四强的联赛表现横向对比一下,你会发现,联赛的两连败,竟然成了进入欧冠决赛的“助推器”。这是国米和大巴黎在各自的联赛中所经历的事,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在这种时刻,你不禁要思考,究竟是全力以赴还是有所取舍,哪个更能带来成功?
很多时候,豪门俱乐部的选择是明确的。能有多个冠军自然是好,但在必须二选一的情况下,有些球队选择了专注于欧冠,而这可能正是他们最终走到决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