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赛季,大连英博的主场梭鱼湾足球场以场均55,352人的上座人数,位列亚洲第一、全球第17位,甚至力压英超豪门曼城(第18位)。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纪录,更在单场比赛中创下61,185人的中超历史第二高上座人数(仅次于2012年江苏舜天的65,769人)。作为升班马,大连英博的球市表现远超预期,甚至在中甲时期便以场均42,187人的数据领跑次级联赛全球榜单。
这种火爆并非偶然。梭鱼湾球场的设计融合海洋元素,三面环海、双层LED屏与飞机航道景观的结合,使其成为兼具功能性与视觉震撼的“网红地标”。球场还通过开放市民跑道、观景平台等公共空间,强化了与城市生活的联结,成为大连市民的日常打卡地。
大连的足球底蕴是球市火爆的核心驱动力。作为中国足球的“八冠王”城市,足球早已融入城市基因。即便在球队成绩起伏的时期,大连球迷仍以“看球如早市”的忠诚度支撑球市。这种文化传承通过“传帮带”机制延续——退役球员如赵明剑参与青训,与社区活动结合,形成从职业到草根的全链条互动。
梭鱼湾球场的冠名权以300万元/季的价格被中升集团拿下,成为中超第三个完成冠名的专业球场。这一合作不仅带来直接收入,还通过包厢冠名、品牌曝光等权益拓展商业价值。对比国际,美国职业体育场馆冠名覆盖率超90%,而中超仍处起步阶段,潜力巨大。
大连球市的成功印证了中国足球商业价值的回归。球场冠名、广告合作等细分领域的探索,为其他城市提供了范本。例如,成都凤凰山体育场与五粮液的6年1.8亿合作,同样展示了品牌与体育IP的深度合作。
大连的火爆球市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是足球文化、商业智慧与城市管理的综合成果。它证明了中国足球并非缺乏市场,而是需要更深的根系与更开放的视野。正如梭鱼湾球场海浪般的设计寓意,足球的浪潮终将托起一座城市的精神图腾,而大连正以澎湃之势,为中国足球的未来注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