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寒冰报道,亚足联精心策划的首届亚冠精英联赛终于以吉达国民夺冠圆满落幕,沙特足球凭借在本土赛事中形成的独特优势一举囊括了赛事的四项主要奖项,包括冠军、最佳球员、最佳射手与最佳门将,成为了亚洲精英联赛全面“欧化”的最大受益者。依托至少9名顶级外援首发的降维打法,沙特足球显现出了无法忽视的强势。
这场亚冠精英联赛无疑让人眼前一亮,沙特三大豪门在联赛阶段就展现出了强大的“钞能力”,通过至少9名外援的阵容优势遥不可及地领先,最终包揽了亚冠的三席席位,历史上首次打破了传统的东亚与西亚的较量局面。然而,观众在看到这些首发阵容里熟悉的欧冠外援名字时,不禁会产生疑问:这难道是欧冠球队的“亚洲巡回赛”?
首届亚洲精英联赛的赛制设置、外援限制的放开,甚至决赛的比赛地,都显得像是亚足联为沙特量身打造。对于沙特而言,拿下亚冠冠军无疑是向世界证明自身足球实力的一项荣誉,但这样一支由11名欧冠级球员组成的队伍夺得亚洲冠军,是否能成为亚洲足球的骄傲呢?
亚冠精英联赛不但沿用了欧冠的瑞士轮赛制,还彻底放开了外援限制,完全“欧洲化”。可以说,亚冠精英联赛的本质其实就是以亚洲赛事为壳,欧冠外援为核心的“欧冠亚洲巡回赛”。换句话说,正是“欧冠下乡”的体现。
以吉达国民与川崎前锋的决赛为例,吉达国民的首发阵容中,9名外援全部来自欧洲的顶级联赛,包括英超、意甲、西甲、葡超与土超。加上替补登场的外援,吉达国民的外援总数达12人,其中11人来自欧洲六大联赛,仅有一名来自巴西的球员亚历山大。此外,利雅得新月在半决赛中也是以8名外援首发,阵容的外援配置同样相当豪华。
与之相比,上赛季的亚冠决赛,两队的本土球员出场人数都较为可观,而本赛季的亚冠精英联赛则完全变了样,沙特的球队已全面“欧化”,外援占据主导地位,亚洲其他球队也在被迫跟进。武里南联与吉达国民的首战中,武里南联同样排出了8名外援首发阵容,比赛过程中多名外援登场,最终场上有多达10名外援同时出战。
值得一提的是,卡塔尔豪门萨德、迪拜祈祷和赖扬等球队也都大幅提升了外援数量,尤其是赖扬注册的外援数量高达15人,而马来西亚的柔佛则有18名外援。在这些球队中,沙特三强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在实力上遥不可及。
这种变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东亚的球队虽然也在努力保持本土球员的比重,但沙特主导的“欧化”趋势已经成为亚冠的主流,其他地区的球队难以抗衡。过去,尽管也有卡塔尔、阿联酋等地的俱乐部重金引入外援,但整体上仍保持着“本土球员为主”的局面,保持着东西亚相对平衡的格局。
随着沙特足球不断增加对本土联赛的投资,尤其是以签下C罗为标志,沙特的“金元足球”已经在亚冠层面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从2021年开始,沙特球队已经连续三次进入亚冠决赛,且两次夺冠。东亚的日本球队虽然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但在面对沙特球队时,逐渐显现出差距。
这种以沙特为核心的全面“欧化”趋势,将对亚洲足球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亚冠的高额奖金吸引了更多豪门俱乐部加入外援“军备竞赛”,而另一方面,依赖欧洲球员拼凑而成的亚洲冠军联赛,是否还能称之为真正的“亚冠”联赛,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继续以传统的“本土球员为主”组队,显然难以与沙特这种外援为主的队伍抗衡。